腊月人生

青少年白癜风治疗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qsnbdf/index.html
写真庚子年腊月的三十张面孔记录不平凡一年里的平凡人生

腊月初一

小越大山下,一个在阳光废墟中蹦跳的外地小孩,问他是哪里人,说不知道,问他多大了,也说不知道。顿时想起了一句话:我们不知道从哪里来,更不知道要到哪里去。

腊月初二

五夫小寺桥,六七十年代的小寺桥村支书潘大爷,向我叙述当年如何据理力争保护小寺桥古迹的故事。86岁的他坚守着光阴里的最后一丝残渣(石桥遗件),他不是本村的骄傲,他只是留住本村骄傲的人。

腊月初三

驿亭茅家溪,97岁的抗美援朝战士周金渭躺在床上,向我展示那两块无上光荣的“人生奖牌”,一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纪念章,一块是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。

腊月初四

百官九浸畈,如果说龙山是百官的“蓬莱”,那九浸畈就是蓬莱中的一块“秘境”。一位住附近的大婶在龙山脚下的一口古井中打水,她说:我们九浸畈的水和空气,是百官头一名。

腊月初五

百官新建路体育场,一位退休教师十分专注地练习着木球击打。上虞自年引入木球运动后,该项目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。年,上虞将承办第12届亚洲木球锦标赛。

腊月初六

梁湖西华瑶村,一个诗情画意的千年古村。陈老太太过年就将迎来人生百岁!她一生做过很多行当,也行过很多善事。她是西华瑶最长寿的人,也是西华瑶的一个传奇。

腊月初七

长塘何家溇有一处上虞稀有的“官房”,89岁的何金宏曾任何家溇村的支部书记,如今他记忆力衰退,成为村人嘴里的“老糊涂”。风烛残年,他只能在“官房台门”的暖阳中默默地坐着,人们猜不出他还能想起什么。

腊月初八

驿亭姜西岙,老汉郑大叔独自一个上山给杨梅林打竹篱笆墙。郑大叔说,人要活到老,做到老。此时,距离上虞二都杨梅还有来天的样子。

腊月初九

章镇花坎村有两幢明清时期的大台门,武台门和智大里台门。这两座保存至今的精美台门见证了花坎村的古老历史,是难得一见的虞南民居“活花石”,91岁的阿婆与90岁的老伴一辈子都住在老台门里。

腊月初十

沥东孙家渡,冬日里的雨雾迷津。作为一座历史上捍卫虞北海塘的古村,“七间楼”曾经是村中心最热闹的地方,如今人事消散,老党员、楼房主人之一的钟大伯向我讲故事时,也显得语调忧伤。

腊月十一

皂湖湖塘下,有一座纪念杜君庙,传说杜君原本是朝廷流放官员,举家迁至此后,围湖造田,兴修水利,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的神。85岁的庙祝除剑秋非常珍爱乡土文化,他是杜君庙的倔强守护人。

腊月十二

小越冯柯山福林庵非常小,两位远道而来的师傅,释心聊和释法尚,都只有三十多岁,两人来寺三个多月,渐已习惯这座村庙的平凡和清寂。

腊月十三

东关保驾山村,65岁的邬先生原本是个漆匠,他最大的新年愿望,就是想将自己的漆画技艺申请成功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,他的“宝艺书画院”就开在这座千年古村的一间祖传老房里。

腊月十四

城市不断扩张,城东的春澜路继续向东拓展,这块菜地也将马上夷平。种菜大叔说,他不是心痛自己的菜,而是心疼大好的田地。

腊月十五

上浦窑寺前,雨中看过了那些唐代秘色釉的影子,连溪头老婆婆洗的菜也变得莹润起来.......

腊月十六

横塘王家埠,春晖先贤王佐的故乡。村里有一座太祖庙,庙前有两棵南宋嘉泰年间种下的柏树,现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。其中一株早年间被人削去一半树干,看庙大婶一边跟我说着古柏之灾,一边抚摸着它们,就像抚摸着受伤的亲人。

腊月十七

永和三桥村,浙东古运河上的重要码头。厚积的文化背后是堆积深重的村庄,一位九十余岁的独居老太站在屋前与我说话,她住的房子已经有二百多年了。阿婆说:我的一只眼睛已经瞎了,还有一只眼睛能看见一点,可我还是看不清你长什么样子。

腊月十八

丰惠贾塔村,酒香不怕巷子深,74岁的唐国桢做酒已经52个年头,他是远近闻名的农村土酒制作师傅。他的故事,是我腊月行走中,最能觉察到乡土文化可以“物化”和“活化”的例子。

腊月十九

东关五里牌,徐天佑老师退休已经十年了,之前一直在长山中学、东关镇中当老师当领导,退休后他将老家五里牌的一间祖屋改成书画室,每天拉琴练字,今天徐老师正好创作完一幅向建党周年献礼的书画作品。年华在一点点地流逝,徐老师这一生从来没有离开过他心爱的家乡——五里牌。

腊月二十

曹娥里睦桥,城市的边缘,即将消失的村庄。余庆寺是隐藏在这种动荡化进程中的一座古寺,寺中香火寥落,庙祝朱老汉是个外地人,今年76岁,来上虞十多年,无儿无女,他说今年不回安徽过年了,回去了也没有亲人可见。“若实孑然,无所凭赖”。

腊月二十一

驿亭西陡门,这里的拆迁安置房已经交付,漂亮的别墅成了上虞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彩!徐大伯对往后余生充满自信。

腊月二十二

冯浦象田村,立春时节的象田岭,是传说中舜帝“象耕鸟耘”之地,从小就在舜王庙里长大的王志根老人讲述着村庄的种种故事,对先人的尊敬、对先贤的纪念,皆集于这“林下一寺”之中。故事滔滔,最终都归结为“四季不愁的粮食”。

腊月二十三

江山前旺塘,非常典型的上虞农村,深具迭代感的江畔村庄,82岁的老阿婆一个人住在公公手里造的一幢老楼里。早些年老俩口为儿子们也建造了新房,如今老伴去世了,小儿子在大连成家置业,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家人不回来过年了。阿婆说,我们从前是放牛人家,什么苦没吃过,过年不能团圆没有啥。“代压代,辈压辈,在农村就是这样。”阿婆的话,是农村人最朴素的哲学观。

腊月二十四

东关的鸡山村是古越国养鸡以供战备之地。范水兴师傅的老娘今年91岁了,生活渐不能自理,她住的房子已经成为村里最扎眼的危旧房,但是老娘不愿意搬离。老屋的墙上一直挂着她三十年前早逝的小儿子的身份证和结婚照。老太太说自己的男人在村里给人家烧饭,平时不回家来的。可是范水兴却告诉我:他的父亲去年就已经离开了人世。

腊月二十五

岭南泰岳村的深山冷岙里,有一座千年古寺泰岳寺,经历过岁月与人世的摧残后,它只剩下一丁点原先的庙舍。几年前,崇照法师来到这里当住持,并希望通过“文艺”的方式复兴古寺。今天法师站在寺前断墙前与我们笑变古今,而对于这座春晖中学抗战期间的“流浪校园”——泰岳寺,我也是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和期待。从容地面对困难与挫折,我们的内心就会强大起来。

腊月二十六

小越朱家滩,上个世纪初以来,涌现过不少工商实业家族,他们起初是不安现状,出外谋生,很多人在积累财富后返乡造屋,光宗耀祖。大半个世纪后,当年的梦想之筑已经变得十分潦倒,而那些创业者的后代们也变得非常低调和平凡。当我在朱家滩那幢所谓“地主人家”老房前与一位村民闲聊时,突然发现:时过境迁,人们的观念真的已经发生了逆转。

腊月二十七

曹娥朱山头的朱,不是姓朱的朱,而方言中乌龟的龟(念zhu)。朱山头人有句话,“沿江人三年不做大水,黄狗也好讨老婆”。朱山头人自古受曹娥江水患之忧,所以一直想尽办法要拴住江中作祟的乌龟。年江水大作,村舍全淹,他们另造新居。图中这位87岁的老太太一直就住在62年建造的老房子里。我将一个福字送给她,老人家嘴里不停地说:奈有介好!奈有介好!谢谢哉,谢谢哉。

腊月二十八

小越庄简岙,漫山都是古墓,从风水的角度讲,这里是一块上佳的风水宝地。南宋四大名臣之一的李光,世居上虞五夫,后官至礼总尚书。他被贬职后,李光后人迁居这个小山岙中躲避祸害,后来李光被宋孝宗平反,并赐谥号“庄简”,李氏后人即以“简庄”命名村庄,并挖一口“庄简井”以纪念先人。宋代古井历经千年,至今井水清冽,82岁的李大伯在井头提水,他自称李光后人,但对李光的生平知之甚少。

腊月二十九

三溪小呈岙,青梅之乡,梅花都开了。今年有润月,梅花恰逢春节开花。我去的时候,小呈岙的溪流边、崖坡上、人家屋子前后都像下过了细雪似的,美不胜收。72岁的王大叔站在院子里,这一树盛开的白梅花是他家最好的新年装点,他说孙儿们来了,一定会非常喜欢。来去小呈岙,白纱笼岗,梅香如故,年味终于也在漫天梅香中越聚越浓了。

腊月三十

今日去樟塘,本是为了拍摄牛山,因为“牛”年就要到了嘛!行过牛山后,我又到了马山,马山街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农村集市,一大早,天就下起了雨,但依然削减不了周围几个村庄的人来这里选购年货的热情。一个站在街边卖筅帚的老人说,筅帚是他自己扎的,卖完这五把竹筅帚,他也要回家准备年夜饭去了。庚子年即将过去了,看看我这一年,与筅帚打了多少交道?如果筅帚能一扫世间的祸害与阴霾,我定会买!买!买!

庚子年的最后一个月,是为腊月。我带着一只非常老旧的东德产蔡司25mm/F4定焦镜头,走过上虞的“东西南北中”的三十个地点,拍摄不同村庄和不同人物的林林总总:传奇、故事、历史、人文、物遗、渊源、感言等等,写下近四万余字的文字(部分文字已在朋友圈里分享),借此记录不平凡之年的平凡人生,思来想去,选一日一图结集,取名《腊月人生》。

辞旧迎新之际

谨以泰岳寺崇照法师的字表达祝福

祝大家牛年吉祥!

行走,用图文记录岁月思考,用情怀守望文化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meihuae.com/mhzy/269376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